超前谋划 突出亮点
多措并举推进河长制工作持续深入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因“四渎”之一济水发源而得名,境内河流水系较为发达。多年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导致部分区域水环境质量变差,水生态受损严重,河湖管理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环境承载容量问题愈发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国家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安排部署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做到了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到位“四个到位”,确保河长制工作在我市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一、超前谋划,夯实基础
(一)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全部出台。
5月17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和《济源市河长制市级会议制度(试行)》等五项制度。又根据我市河长制工作实际,经9月8日济源市河长制工作推进会(总河长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济源市河长制工作考核细则》等六项制度,我市河长制工作制度出台已达11项。截止目前,我市镇两级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已全部出台,市镇两级河长制办公室已全部成立。
(二)市、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全部建立。
完成我市河流分级名录设置,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共明确第一总河长1名,总河长1名,市级河长11名,镇级河长32名,村级河长362名,已在我市主要媒体上公示完毕。
(三)开展“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
编制完成了市级河流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和12条市级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初稿。将根据水利部“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指南进行完善后组织实施。
(四)积极推进河长公示牌设立工作。制定出台了《济源市河长公示牌设立方案》,明确了设立的原则、内容与版面、材质与点位、管护要求等统一规范要求。市政府已批准追加资金110万元,确保年底前完成河长公示牌的竖立。
(五)启动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工作。3月份开始,与相关信息开发单位联合启动了智慧河长建设,开展了平台功能系统开发、河道三维环境构建等工作。
二、先试先行,突出亮点
(一)完成苇泉河河长制试点工作
2017年9月,济源市启动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作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一河一策治理的样版工程。
济源市盘溪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规划设计从城区玉泉办事处起始,至济源市中社村南结束,布置全长15.9km。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①河道疏浚工程,河道疏浚总长14.19km;②堤防及护岸工程总长度19.96km,其中堤防工程1.154km,护岸工程18.806km;③已治理段改造工程,填筑微地形堤岸1.14km;④拦蓄水建筑物工程,新建钢坝3 座,固定堰64 座。工程计划工期为18个月,估算总投资23228.22万元。主要治理目标是提高河道防洪除涝标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景观,改善河道水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目前该工程附属物清理已基本完成,施工机械已进场施工。
三、多措并举,联动推进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和工作通报,增强推行河长制工作动力。实施行政执法互动机制,强化部门间的互联互动,形成水生态保护执法合力。
二是认真开展市级河长巡河调研。市委书记、市第一总河长张战伟,市长、市总河长张宇松率先垂范,积极开展巡河调研工作,截止目前,市级河长共开展巡河调研13人次,有效推动了我市河长制工作的开展。
三是建立交办、督办机制。对市级河长要求开展的工作,以及市河长办根据工作要求,研究认为需要及时开展的工作,采取交办函的方式督促限期完成;对市级河长巡河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河长制交办工作开展不力,进展滞后的,采取督办函督促限期整改。截止目前,已下达交办函6份、督办函12份。
四是建立河长制工作群。在工作中建立了河长制工作微信群,邀请各集聚区、镇(街道)及各责任单位分管人员加入,方便工作安排及工作交流,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互动。
五是建立济源市河长制办公室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能让更多的公众人群关注到河长制,并且让更多的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我市开展的河长制工作。
六是开展河流清洁文明劝导活动。市文明办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范围,呼吁创建单位、文明志愿者团体积极参与河道保洁及政策宣讲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济源市水利局